BioTop點子工作室

在有趣的生物(Bio)教學領域中
形成任務導向夥伴關係(Task-Oriented Partnership)的專業成長社群
一起吃喝玩樂也一起學習成長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從前從前,魯夫、索隆,和陸續加入的香吉士、騙人布、娜美、喬巴、羅賓、佛朗基、布魯克...
搭上黃金梅莉號、千陽號,航向每個冒險任務,一起打拼一起分贓一起把錢花光光....
咦?怎麼扯到這邊來了?........喂!老大!拿錯劇本了啦啦啦~~~

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

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與定題(上)— 先看出端倪、再決定怎麼驗證

        自然新領綱強調的探究,到底要怎麼教?這是老師們心中的大問號。在籌備「全國中小學教師探究教學專業成長計畫」的第二階段研習時,國中場講師(這梯次研習分國中、國小兩場)小P老師邀請我擔任生物科助教,讓老師們現場實作po(問題解決-觀察與定題)、pe(問題解決-計畫與執行)的探究教學共同備課時,可以將理化、生物老師們分群進行。


       一直引領探究研習規劃方向的月鈴老師曾提醒我們:po比pe更困難,因為萬事起頭難,沒有到位的觀察、定題,就不會有下面的「計畫與執行」。但是觀察要怎麼教?參考過去兩年月鈴老師在本計畫的各場研習所教導的、及她部落格中的分享 (https://bell5-platform.blogspot.tw/),可以發現其實觀察不是「有看沒有到」,而是在引導學生進行「有計畫的觀察」。

圖片取自「月鈴的講台」



     什麼是「有計畫的觀察」呢?我覺得有一個重要的元素需要進來,就是:「比較與分類」。這是我從月鈴老師之前帶的示範活動中看到的元素。容我將她的活動改編如下來做說明。


       例如:學生看到密閉寶特瓶中有一段枝條及綠葉,也看到老師倒入澄清石灰水、搖晃之後水變白色混濁,但那只是「喔!我看到了!」學生可能會問: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然後等著老師餵他「單一正確答案」,他不需要繼續探究下去,只需要把老師給的標準答案記起來就好。那種觀察,其實不是探究教學要培養的「有計畫的觀察」。

       那什麼是「有計畫的觀察」呢?試試看下面的處理:老師提供兩個裝綠葉植物的瓶子,瓶身的顏色形狀大小皆不同、裡面裝的葉子顏色也不一樣,甚至葉片數量、大小都不一樣,加上老師事先秘密的前置處理也不同(一個照光三小時、一個在暗處三小時),結果一個瓶子內澄清石灰水變成白色混濁(表示有大量二氧化碳)、一個依然澄清。於是老師要求學生先不要問「為什麼」,改成先猜猜看(預測)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兩瓶不同?「如果...(我們做了什麼處理)...會不會它就...?」

      這時學生再次觀察兩個瓶子,這時進行的就是「有計畫的觀察」了:是「有目標地去比較」兩瓶的處理差異,老師再從學生提出的各種理由中(可能合理、可能天馬行空)引導學生篩選出課堂上做得到的、時間及設備許可的變因來驗證,更重要的是,這個變因是「合乎邏輯推理的」。關於如何從一團發散的點子中理出頭緒,之前小P老師在研習時帶過的「電阻實驗」、及月鈴老師示範過的「酵素分解實驗」都曾展現出厲害的手段:就是不動聲色地「挖坑給學生跳」,引導學生選擇、講出、做出「原本課本實驗要做的變因」。

       依照這樣的模式,要引導學生進行「觀察與定題」,老師需要做的就是「提供可比對的反差現象」,吸引學生先問「Why?」,再問How、what if,讓學生進行「有計畫的觀察」、提出各種可能的原因,接著老師引導學生從「多個自變項」中篩選出課堂上「實際可行」的變因(最好超過四個)。

       接下來要做的是:老師可以先挑一個「不是課本原本要學生做的變因」來示範實驗可以怎麼設計:把這個變因當作「操縱變因」,而其它變因則都要一樣、才能公平比較,這些叫做「控制變因」,然後提供學生最方便的驗證方式來得到「應變變因」,就可以很快就得到結果、證明原先猜的對不對。

       老師示範完,就放手讓各組學生去練習,根據「學生自己選的」可行的變因(其實是老師暗示他們選的),去設計出「有一個操縱變因、及兩個以上控制變因」的實驗設計,連所需材料都由學生自己列清單來,經老師檢查OK的話(月鈴老師甚至先讓不同組交換互評),就提供器材讓各組去進行驗證,以上這樣的過程就是「計畫與執行」。

          很明顯的,自然新領綱中希望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,在「問題解決」這個學習表現中所要求的「計畫與執行」,絕不會是食譜式的「照課本實驗步驟」執行、或是「照老師規定的步驟、用老師事先提供各組都一樣的器材」去實驗,而是「學生自己」決定要驗證的變因之後(定題),「自行設計實驗」、「自己去想辦法執行驗證」。

       換句話說,流程大概是:
1.   把一個本來要教學生的原理,不直接講定義及結果,反而是用各種變因去弄亂這個現象,包裝成有趣的、吸引學生的活動,這活動必須展現出至少兩個反差很大的結果,讓學生問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(Why問題)
2.   引導學生「有計畫地」觀察兩者不同之處,提出各種差別。(觀察)
3.   容許學生提出各種可能的推理(How問題),再引導學生從中選擇、決定一個「可行的變因」來驗證。(定題)
3.    教師示範如何「設計實驗」:將選定的變因試著進行不同操縱,而之前提出的其他變因都要控制一樣,做實驗確認是這個因素造成的應變變因、或不是。
4.    學生各自依他們自己選擇的變因,模仿老師的示範來進行實驗設計。(計畫)
5.    學生進行「自己設計」的實驗,看得到什麼結果。(執行)
6.    實驗完就是要進行「pa 分析與發現」、「pc 討論與傳達」,不過那是以後的故事,本文先不提那部分。

       還要提醒老師們的是:為了減少學生摸索的時間,戲劇性反差的演示活動還要順便示範(直接給學生)怎樣用最快、最簡便的方法得到應變變因。例如「澄清石灰水碰到高濃度二氧化碳會變白色混濁」、「糖碰到藍色本氏液再加熱之後,就會變綠黃橙紅」等,這些事情是學生處理未知問題用得到的「檢驗工具」,不是學習的核心概念。換句話說:得到應變變因的方法先不需要學生去探究(七年級還不需要上智下愚都去理解澄清石灰水變白色沈澱的反應式),由教師直接說明作法就好。

        講了老半天,是不是想看個更清楚的例子?下一篇文章就是要以這次探究研習的「反應時間測定」為例來示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